类别
被子植物
中文名
苏门白酒草
学名
Erigeron sumatrensis Retzius
中文科名
菊科
中文属名
飞蓬属
原产国家或地区
南美洲
云南分布
贡山、福贡、泸水、丽江、南涧、镇康、沧源、景东、澜沧、景洪、昆明、元江、峨山、盐津、绿春、元阳、金平、蒙自、屏边、河口。
引入省份
- 上海
- 云南
- 台湾
- 四川
- 安徽
- 山东
- 广东
- 广西
- 江苏
- 江西
- 河南
- 浙江
- 海南
- 湖北
- 湖南
- 澳门
- 甘肃
- 福建
- 西藏
- 贵州
- 重庆
- 陕西
- 香港
参考文献
[1]马金双,李惠茹.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名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马柱芳,谷芸.云南省德宏州外来入侵生物调查与防控对策初探[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28(1):68~70.
[3]陶川.云南普洱外来入侵植物的初步调查[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8(6):1-5.
[4]万方浩,刘全儒,谢明.生物入侵: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马柱芳,谷芸.云南省德宏州外来入侵生物调查与防控对策初探[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28(1):68~70.
[3]陶川.云南普洱外来入侵植物的初步调查[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8(6):1-5.
[4]万方浩,刘全儒,谢明.生物入侵: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根纺锤状,直或弯,具纤维状根。茎粗壮,直立,具条棱,绿色或下部红紫色,中部或中部以上有长分枝,被较密灰白色上弯糙短毛。叶密集,基部叶花期凋落,下部叶倒披针形或披针形,顶端尖或渐尖,基部渐狭成柄,基部全缘,中部和上部叶渐小,狭披针形或近线形,具齿或全缘,两面特别下面被密糙短毛。头状花序多数,在茎枝端排列成大而长的圆锥花序;花序梗长3~5mm;总苞卵状短圆柱状,总苞片3层,灰绿色,线状披针形或线形,顶端渐尖,背面被糙短毛,外层稍短或短于内层之半,内层长约4mm,边缘干膜质;花托稍平,具明显小窝孔;雌花多层,管部细长,舌片淡黄色或淡紫色,极短细,丝状,顶端具2细裂;两性花花冠淡黄色,檐部狭漏斗形,上端具5齿裂,管部上部被疏微毛;瘦果线状披针形,扁压,被贴微毛;冠毛1层,初时白色,后变黄褐色。花期5~10月。
入侵等级
1级
入侵危害
常入侵山坡草地、旷野、荒地、田边、路旁、河谷,排挤本土植物。该种能产生大量瘦果,瘦果借冠毛随风传播,蔓延极快,对秋收粮食作物、果园和茶园危害严重,为一种常见的杂草,可通过分泌化感物质抑制邻近其他植物生长。
控制方法
可通过苗期人工拔除。
国内分布
国内分布信息
规范学名参考来源
Observ. Bot. 5: 28 (1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