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mphyotrichum subulatum

类别
被子植物
中文名
钻叶紫菀
别名
剪刀菜
美洲紫菀
扫帚菊
燕尾菜
窄叶紫菀
钻形紫菀
夏威夷紫菀
学名
Symphyotrichum subulatum (Michaux) G.L.Nesom
中文科名
菊科
中文属名
联毛紫菀属
原产国家或地区
美洲
云南分布
红河、普洱、景洪、马关、昆明、会泽、昭通。
引入省份
  • 上海
  • 云南
  • 北京
  • 台湾
  • 四川
  • 天津
  • 安徽
  • 山东
  • 广东
  • 广西
  • 江苏
  • 江西
  • 河北
  • 河南
  • 浙江
  • 海南
  • 湖北
  • 湖南
  • 澳门
  • 甘肃
  • 福建
  • 贵州
  • 辽宁
  • 重庆
  • 陕西
  • 香港
参考文献
[1]马金双,李惠茹.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名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陶川.云南普洱外来入侵植物的初步调查[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8(6):1-5.
[3]杨忠兴,陶晶,郑进烜.云南湿地外来入侵植物特征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14,43(1):54~61.
[4]万方浩,刘全儒,谢明.生物入侵: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5]万方浩.重要农林外来入侵物种的生物学与控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6]许桂芳.钻形紫菀化感作用及危害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6,(16):4032~4033.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16~150cm。茎基部略带红色,上部有分枝。叶互生,无柄;基部叶倒披针形,花期凋落;中部叶线状披针形,先端尖或钝,全缘,上部叶渐狭线形。头状花序顶生,排成圆锥花序;总苞钟状;总苞片3~4层,外层较短,内层较长,线状钻形,无毛,背面绿色,先端略带红色;舌状花细狭、小,红色;管状花多数,短于冠毛。瘦果略有毛。花期9~11月。
入侵等级
1级
入侵危害
往往形成单优势群落,侵入农田危害棉花、花生、大豆、甘薯、水稻等作物,也常侵入浅水湿地,影响湿地生态系统及其景观。
控制方法
钻形紫菀以种子为繁殖器官,故在植物开花前应整株铲除,也可通过深翻土壤,抑制其种子萌发;加强粮食进口的检疫工作,精选种子;并使用使它隆、二甲四氯等进行化学防除。
国内分布

国内分布信息

规范学名参考来源
Phytologia 77: 293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