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eratum conyzoides

类别
被子植物
中文名
藿香蓟
别名
藿香菊
胜红蓟
胜红菊
夏田菊
消炎草
紫色毛草
学名
Ageratum conyzoides Linnaeus
中文科名
菊科
中文属名
藿香蓟属
原产国家或地区
热带美洲
云南分布
贡山、福贡、泸水、耿马、永平、南涧、腾冲、瑞丽、芒市、盈江、沧源、凤庆、永德、保山、景洪、勐腊、勐海、梁河、景东、元阳、绿春、普洱、思茅、峨山、元江、屏边、华宁、江川、师宗、马关、砚山、蒙自、河口。
引入省份
  • 上海
  • 云南
  • 北京
  • 台湾
  • 吉林
  • 四川
  • 天津
  • 安徽
  • 山东
  • 广东
  • 广西
  • 江苏
  • 江西
  • 河北
  • 河南
  • 浙江
  • 海南
  • 湖北
  • 湖南
  • 澳门
  • 福建
  • 西藏
  • 贵州
  • 辽宁
  • 重庆
  • 陕西
  • 香港
  • 黑龙江
参考文献
[1]马金双,李惠茹.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名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申时才,张付斗,徐高峰,等.云南外来入侵农田杂草发生与危害特点[J].西南农业学报,2012,25(2):554-561.
[3]许美玲,谢恭莉,彭建松.云南普洱市湿地植物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5):1486~1488.
[4]张桂彬,杨青,杨东,等.洱海流域湿地水生被子植物区系研究[J].水生态学杂志,2011,32(3):1~8.
[5]陶川.云南普洱外来入侵植物的初步调查[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8(6):17.
[6]刘鹏程.云南省防治外来生物入侵刻不容缓[J].林业调查规划,2004,29(2):94~98.
[7]刘峰,陶国达,王东升.纳板河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状况调查及防范对策[J].林业调查规划,2008,33(6):112~114.
[8]万方浩,刘全儒,谢明.生物入侵: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无明显主根。茎粗壮,基部径4mm,不分枝或自基部或自中部以上分枝,全部茎枝淡红色,或上部绿色,被白色尘状短柔毛或上部被稠密开展的长绒毛。叶对生,有时上部互生,卵形或长圆形,有时植株全部叶小形,基部出三脉或不明显出五脉。头状花序4~18个在茎顶排成通常紧密的伞房状花序,总苞钟状或半球形,宽5mm。总苞片2层,长圆形或披针状长圆形。花冠长1.5~2.5mm,外面无毛或顶端有尘状微柔毛,檐部5裂,淡紫色。瘦果黑褐色,5棱。花果期全年。
入侵等级
1级
入侵危害
常入侵秋田作物,在玉米、甘蔗和甘薯田中,发生量大,危害重,是区域性的恶性杂草。
控制方法
结合中期除草,严重区域可用绿海灵喷施。
国内分布

国内分布信息

规范学名参考来源
Sp. Pl. 2: 839 (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