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被子植物
中文名
草木樨
别名
释草小记
辟汗草
黄香草木樨
学名
Melilotus officinalis (Linnaeus) Lamarck
中文科名
豆科
中文属名
草木樨属
原产国家或地区
中亚、西亚至南欧
云南分布
怒江州。
引入省份
- 上海
- 云南
- 内蒙古
- 北京
- 台湾
- 吉林
- 四川
- 天津
- 安徽
- 山东
- 山西
- 广东
- 广西
- 新疆
- 江苏
- 江西
- 河北
- 河南
- 浙江
- 海南
- 湖北
- 湖南
- 甘肃
- 福建
- 西藏
- 贵州
- 辽宁
- 重庆
- 陕西
- 青海
- 黑龙江
参考文献
[1]马金双,李惠茹.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名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申时才,张付斗,徐高峰,等.云南外来入侵农田杂草发生与危害特点[J].西南农业学报,2012,25(2):554~561.
[3]徐春敏,朱乐亭,韩容.草木樨流浸液片[J].中国新药杂志,2007,16(4):332-333.
[4]杨俊龙,尚平.消脱止-M治疗外伤性肿胀的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0,09(S1):283~284.
[2]申时才,张付斗,徐高峰,等.云南外来入侵农田杂草发生与危害特点[J].西南农业学报,2012,25(2):554~561.
[3]徐春敏,朱乐亭,韩容.草木樨流浸液片[J].中国新药杂志,2007,16(4):332-333.
[4]杨俊龙,尚平.消脱止-M治疗外伤性肿胀的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0,09(S1):283~284.
形态特征
二年生草本,高40~100cm。茎直立,粗壮,多分枝,具纵棱,微被柔毛。叶柄细长;托叶镰状线形,长3~5mm,中央有1条脉纹,全缘或基部有1尖齿;羽状三出复叶,小叶倒卵形、阔卵形、倒披针形至线形,长15~25mm,宽5~15mm,先端钝圆或截形,基部阔楔形,边缘具不整齐疏浅齿,上面无毛,粗糙,下面散生短柔毛,侧脉8~12对,平行直达齿尖,两面均不隆起,顶生小叶稍大,具较长的小叶柄,侧小叶的小叶柄短。总状花序长6~15cm,腋生,具花30~70朵,初时稠密,花开后渐疏松,花序轴在花期中显著伸展;苞片刺毛状,长约1mm;花长3.5~7mm;花梗与苞片等长或稍长;萼钟形,长约2mm,脉纹5条,甚清晰,萼齿三角状披针形,稍不等长,比萼筒短;花冠黄色,旗瓣倒卵形,与翼瓣近等长,龙骨瓣稍短或三者均近等长;雄蕊筒在花后常宿存包于果外;子房卵状披针形,胚珠6粒,花柱长于子房。荚果卵形,长3~5mm,宽约2mm,先端具宿存花柱,表面具凹凸不平的横向细网纹,棕黑色;有种子1~2粒。种子卵形,长2.5mm,黄褐色,平滑。花期5~9月,果期6~10月。
入侵等级
4级
入侵危害
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影响本地动植物的生存。
控制方法
加强管理,将其扩散范围控制在一定区域内。草木樨性味苦,凉,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消肿等功效,用于脾脏病,绞肠痧,白喉,乳蛾等病症;药物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草木樨属植物含有香豆素、黄酮、酚酸、皂苷等具有一定抗炎、抗菌活性的几类物质。
国内分布
国内分布信息
规范学名参考来源
Vorles. Churpfälz. Phys.-Öcon. Ges. 2: 282 (1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