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iplaneta australasiae (Fabricius, 1775)

数据源序号
IAP-325
中文纲名
昆虫纲
中文目名
蜚蠊目
中文科名
蜚蠊科
中文属名
大蠊属
中文名
澳洲大蠊
拉丁名
Periplaneta australasiae (Fabricius, 1775)
入侵等级
3级
云南省分布
昆明及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国内分布
主要分布于华南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重庆、河南、辽宁、山东、浙江。
原产地
非洲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8~35mm,宽约4.3~5.5mm,体红褐色,头顶深褐色,头顶外露,不被前胸背板遮住。前胸背板横椭圆形,黄色,中部具两个对称的深褐色大斑,前缘及侧缘缓弧形,其深褐色边缘较窄,后缘浅弧形突出,其深褐色边缘则宽。前后翅发育完全,长度均超过腹部末端,前翅褐色,前翅肩域具浅黄色条纹。后翅前缘及翅脉褐色,其余部位透明。
入侵危害
咬食和破坏食品、药材、纤维组织、纸张和文物藏品,破坏电信及威胁工业。其分泌物及排泄物污染食品,干扰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其次,是病原性细菌、病毒和原虫的传播者,是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同时,也是重要的过敏原,其分泌物、排泄物及尸体降解物等均可造成过敏反应,并引发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多种变态反应性疾病。
控制方法
①目前主要防治的措施还是环境治理,清除和减少食物源,改变蜚蠊滋生繁殖的条件,使用油脂和糖类含量较高的食物作为诱饵,进行诱捕捕杀。②化学防治仍是十分重要的手段,通常是拟除虫菊酯类如氯氰菊酯等;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如毒死蜱、乙酰甲胺磷等,和非残留杀虫剂如除虫菊素、氯菊酯等。③生物农药开发与利用研究较多,如聚集信息素,病原微生物开发的药剂如含绿僵菌的百澳克,齐墩螨素(链霉菌)等。④利用自然天敌抑制蜚蠊种群密度。
参考文献
[1]张厘,李富华,王云济.云南省室内蟑螂种类初步调查报告[J].医学动物防制,2004(01):37-38.
[2]谢长松,范薇.澳洲大蠊染色体的研究[J].湖南医学院学报,1987(02):121-123.
[3]李洪.重庆市1992至1997年蟑螂密度监测[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8(06):93.
[4]高新宽,王乃楹,李克伟.河南省洛阳市首次发现澳洲大蠊[J].医学动物防制,1999(10):544-545.
[5]费守华,吴清江,王启江,王国成.大连市首次发现澳洲大蠊、褐斑大蠊简报[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1(05):294.
[6]薛健,孟祥瑞.山东省澳洲大蠊首次采集报告[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2(03):161.
[7]陈荣富,连勤宝.浙江省丽水市居民区首次发现澳洲大蠊[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6(05):366.
[8]费守华.蜚蠊的鉴别诊断(续)[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8(05):75-79.
[9]林英姿,崔玉宝,杨文,饶朗毓,潘婉,陈锦龙.海南岛4种常见蜚蠊遗传多态性的初步研究[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8(05):420-422.
[10]岳巧云,吴可量,邱德义.实用蜚蠊彩色图鉴[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5:62-64.
规范学名
Periplaneta australasi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