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周二, 01/03/2023 - 14:35
数据源序号
IAP-325
中文纲名
昆虫纲
中文目名
蜚蠊目
中文科名
姬蠊科
中文属名
小蠊属
中文名
德国小蠊
拉丁名
Blattella germanica ( Linnaeus, 1767 )
入侵等级
2级
云南省分布
全省广泛分布。
国内分布
世界性害虫,国内各个省市均有分布。
原产地
非洲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1.9~13.2mm,体淡黄色,头黄褐色,头顶棕色,头顶外露,不被前胸背板遮住。前胸背板横椭圆形,中域具有两条黑褐色的纵条纹,前缘弧圆弧形,后缘缓弧形突出。前翅、足及腹部淡黄色。前后翅发育完全,长度均超过腹部末端。
入侵危害
德国小蠊常出现于人类生活的环境中,不仅盗食、污染食物,损坏衣物、书籍,骚扰人们的生活,而且是重要的过敏原,还会传染疾病,是人类疾病传播的媒介。经研究德国小蠊会携带40多种致病的细菌如痢疾杆菌、变形杆菌、沙门氏副伤寒甲、乙菌、绿脓杆菌等。德国小蠊的排泄物、尸体等可导致严重的机体过敏反应,会引起过敏性皮炎或哮喘。此外,德国小蠊体型小,在火车、轮船、飞机上会撕咬电线、精密仪器,并会钻入一些现代化的电子设备生长繁殖,成为事故产生的重大隐患。
控制方法
①综合防治首先要研究德国小蠊滋生的环境原因,找到其栖息场所,并加以彻底处理。目前,化学防治中,有机磷类杀虫剂是目前我国最主要的杀虫剂。其合成简单,价格低,使用时间较长,但该类药剂产生严重抗药性之后效果非常低。氨甲基酸酯类药剂是目前研究最多的一类,可以对害虫进行触杀,胃毒及熏蒸等方面的作用。拟除虫菊酯类药物具有较强的触杀、胃毒、熏蒸和驱赶作用,还具有高效广谱、毒性低、易溶解、击倒快、环境相容好等特点,是目前用于卫生害虫的主要药物,但其抗性发展也快。其他药物类如伏蚁腙、残杀威、氟虫腈、吠虫胺等对蜚蠊防治效果也很明显。②昆虫生长调节剂对德国小蠊的灭杀作用主要是在虫体取食之后,通过对虫体自身激素水平调解,导致虫体某些反应发生紊乱,使得虫体不能正常生长和繁殖。③生物防治是最近几年比较热门的领域,也是将来防治具有抗性害虫的主要途径。目前对德国小蠊使用的生物防治方法主要有绿僵菌、黑胸大蠊浓核病毒、寄生性线虫、寄生蜂、聚集信息素、特异性神经毒素等方面。其中以绿僵菌应用最为广泛,绿僵菌是一种特异性非常强的菌株,尤其对德国小蠊感染率高达63.2%,远高于其他种类蜚蠊,且对于哺乳动物和其他经济昆虫未发现任何副作用。黑胸大蠊浓核病毒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进行系统研究的蜚蠊病毒。在德国小蠊防治中呈现出缓慢的胃毒性中毒现象,显示出良好的二次中毒的连锁反应,且不感染脊椎动物,具有广阔的开发和运用价值。昆虫寄生性线虫有广泛的寄主,主要滋生在温暖潮湿的环境,能够感染一些重要的城市害虫,对德国小蠊也有致病性。聚集信息素是德国小蠊聚集危害的媒介物质,于性信息素不用的是,它能对包括若虫和成虫在内的所有个体产生诱集作用,利用这一特性,与杀虫剂配合使用聚而杀之,或用于饵剂中以抵消或部分抵消杀虫剂对靶虫的驱避作用,会提高防治效果。昆虫特异性神经毒素来源于一种蝎子,对鳞翅目、双翅目等昆虫的神经系统有作用,能使这类靶生物痉挛死亡,而对哺乳动物无毒性。④某些植物精油对德国小蠊也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实验显示,丁子香酚、α-松油醇、肉桂醇三种植物精油等比例混合物对德国小蠊具有良好的击倒和杀死作用。⑤环境改造和物理防治。食物、水和巢穴是德国小蠊生存的三个基本条件。采取保持室内外清洁,控制食物和水、补齐墙上的各种缝隙孔洞等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其环境容纳量,使其难以滋生。德国小蠊一般是夏季随运入室内的食物、家具等迁入,因此对运入的包装物及各种杂物应仔细检查,垃圾及时清除,避免德国小蠊入侵。
参考文献
[1]李兴文,温秀军,马涛,王蓬.德国小蠊综合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3,29(01):17-22.
[2]黄艳红.德国小蠊抗高效氯氰菊酯相关蛋白及肠道菌群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3]竹傲.德国小蠊的化学防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
[4]蒋洪.德国小蠊防治研究进展[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3(03):44-46.
[5]沈培谊.德国小蠊的生物学特征和防治对策[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3(04):1-3.
[6]杨惠,张金桐.德国小蠊聚集信息素的生物活性与应用研究[J].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05(01):31-36.
[7]曾晓芃.德国小蠊防制技术及抗性治理对策研究进展[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5(04):220-224.
[8]竹傲.德国小蠊的化学防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
[9]韩秀华,农向群,张泽华.德国小蠊聚集信息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9,20(04):379-381.
[10]霍京.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的种群特性及控制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11]姜志宽,吴光华.蟑螂防治(二)——蟑螂的生态习性与常见种类[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9,15(02):169-172.
[12]岳巧云,吴可量,邱德义.实用蜚蠊彩色图鉴[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5:91-93.
[2]黄艳红.德国小蠊抗高效氯氰菊酯相关蛋白及肠道菌群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3]竹傲.德国小蠊的化学防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
[4]蒋洪.德国小蠊防治研究进展[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3(03):44-46.
[5]沈培谊.德国小蠊的生物学特征和防治对策[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3(04):1-3.
[6]杨惠,张金桐.德国小蠊聚集信息素的生物活性与应用研究[J].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05(01):31-36.
[7]曾晓芃.德国小蠊防制技术及抗性治理对策研究进展[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5(04):220-224.
[8]竹傲.德国小蠊的化学防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
[9]韩秀华,农向群,张泽华.德国小蠊聚集信息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9,20(04):379-381.
[10]霍京.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的种群特性及控制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11]姜志宽,吴光华.蟑螂防治(二)——蟑螂的生态习性与常见种类[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9,15(02):169-172.
[12]岳巧云,吴可量,邱德义.实用蜚蠊彩色图鉴[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5:91-93.
规范学名
Blattella german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