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eus vitifoliae (Fitch, 1855 )

数据源序号
IAP-325
中文纲名
昆虫纲
中文目名
半翅目
中文科名
根瘤蚜科
中文属名
根瘤蚜属
中文名
葡萄根瘤蚜
拉丁名
Viteus vitifoliae (Fitch, 1855 )
入侵等级
2级
云南省分布
全省广泛分布。
国内分布
甘肃、湖南、辽宁、山东、陕西、上海、台湾。
原产地
北美洲(美国)
形态特征
无翅孤雌蚜体卵圆形,末端狭长,体长1.15~1.50mm,宽0.75~0.90mm。活时鲜黄至污黄色,有时淡黄绿色,体表明显有暗色鳞形纹至棱形纹隆起,体缘包括头顶有圆形微突起,胸部、腹部各节背面各有1横行深色大瘤状突起。有翅孤雌蚜体长0.90mm,宽0.45mm。初羽化时体淡黄色,翅乳白色,后为橙黄色,中后胸深赤褐色,翅无色透明,触角及足黑褐色。触角3节,节Ⅲ有2个感觉圈。中胸盾片中部不分开。静止时翅平叠于背面。前翅翅痣大,仅有3根斜脉,其中肘脉1与2共柄。后翅缺斜脉。
入侵危害
根部被害后肿胀形成根瘤,不久变色腐烂,受害根枯死,严重阻碍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和输送,造成植株发育不良,生长迟缓,树势衰弱,影响开花结果,严重时可造成部分根系甚至植株死亡。
控制方法
培育无虫苗和抗蚜品种;接枝时选择抗虫性强的品种作为砧木;利用葡萄根瘤蚜易在具裂缝和团粒结构的土壤中迁移而砂质土壤不利其迁移的特性,用砂质地育苗、栽培。
参考文献
[1]赵永霜,欧晓红.云南省有害昆虫外来种及其管理[C].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外来物种入侵学术研讨会,2006.
[2]吕军,王忠跃,王振营,等.葡萄根瘤蚜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进展[J].生物灾害科学,2008,31(2):51-56.
[3]韦国余,张建国,陈丽荣,等.上海地区葡萄根瘤蚜发生规律研究[J].植物检疫,2010,24(5):66-68.
[4]辛国奇,潘春彩,张海洲.葡萄根瘤蚜的预测预防[J].西北园艺,2003,8:39-40.
[5]薛惠明.我国葡萄根瘤蚜发生及防控技术综述[J].浙江农业科学,2014,1(12):1794-1796.
[6]吕军,王忠跃,王振营,等.葡萄根瘤蚜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进展[J].生物灾害科学,2008,31(2):51-56.
[7]倪洁.葡萄根瘤蚜的监控与防治[J].西北园艺:果树专刊,2008,(10):20-21.
规范学名
Daktulosphaira vitifoli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