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uchus pisorum ( Linnaeus, 1758 )

数据源序号
IAP-325
中文纲名
昆虫纲
中文目名
鞘翅目
中文科名
豆象科
中文属名
豆象属
中文名
豌豆象
拉丁名
Bruchus pisorum ( Linnaeus, 1758 )
入侵等级
2级
云南省分布
全省广泛分布。
国内分布
国内广泛分布。
原产地
地中海沿岸地区
形态特征
成虫椭圆形,体长4.0~5.5mm,体宽2.6~2.8mm,黑色,复眼马蹄形,凹陷窄而深。触角锯齿状,11节。前胸背板宽,密布刻点,并混生有褐色、浅褐色、灰白色毛,小盾片近方形,后缘中间凹,被灰白色毛,鞘翅布刻点,成10行纵纹,被褐色与深褐色毛,近翅缝处有1行间隔的小白色毛点形成的斜纹。老熟幼虫体长5.5~6.0mm,乳白色,腹部弯曲,胸足退化。
入侵危害
幼虫蛀食新鲜豌豆豆粒,造成豆粒内空,引起霉菌侵入变质,食味变苦,严重者失去食用价值。
控制方法
①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一是坚决杜绝外来虫源进入,防治本地虫源传出;二是辖区内无豌豆象的地区严禁调运、使用受豌豆象危害的种子,或对其进行严格的灭虫处理。②精选种子,剔除蛀害种粒,减少在豆粒内尚未羽化的蛹和幼虫在田间继续羽化为成虫;与非豆科作物实行4年以上的轮作,阻断豌豆象的寄主食物,选用无虫良种,适期播种。③豌豆刚收获不久,一般可采用曝晒法,即选择晴好天气,将新收获的豌豆放在水泥晒场上曝晒,因幼龄豌豆象不耐高温,当温度达到48~52℃时保持8h即可杀死。④播种前使用40%甲基异柳磷按豌豆种子质量的0.5%拌种或500倍稀释液浸种2h,可杀死豆粒内尚未羽化的蛹、幼虫及成虫;豌豆播种时结合翻地,用3.75kg/hm240%甲基异柳磷乳油拌细干土600kg/hm2,随犁耕翻施入土中,可杀死在豆田残株及石块、土粒下越冬的成虫。⑤从初花期开始,选晴天中午豌豆闭花之后,用3%啶虫脒乳油1500倍稀释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稀释液,用药液1125kg/hm2,或高渗吡虫啉375g/hm2喷雾。
参考文献
[1]陈新,魏春艳,任炳忠,丁旭.豆象属昆虫检疫重要性概述[J].植物检疫,2013,27(01):63-64.
[2]浙江农业大学.农业昆虫学:第二版(上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74-75.
[3]仲伟文,杨晓明.豌豆象的发生、危害、防治对策及豌豆抗豌豆象的遗传机理综述[J].作物杂志,2014(02):21-25.
[4]沈兆鹏.重要储粮甲虫的识别与防治Ⅲ.黄斑露尾甲脊胸露尾甲绿豆象蚕豆象豌豆象[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1998(04):44-47.
规范学名
Bruchus pis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