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ptocybe invasa ( Fisher & La Salle, 2004 )

数据源序号
IAP-325
中文纲名
昆虫纲
中文目名
膜翅目
中文科名
姬小蜂科
中文属名
瘿姬小蜂属
中文名
桉树枝瘿姬小蜂
拉丁名
Leptocybe invasa ( Fisher & La Salle, 2004 )
入侵等级
2级
云南省分布
楚雄(牟定、大姚、永仁、元谋、武定、禄丰)、红河(个旧、开远、蒙自、弥勒、建水、石屏)、昆明(东川、富民)、丽江(永胜、华坪)、临沧(耿马)、普洱(墨江)、文山(砚山、富宁)、玉溪(新平)。
国内分布
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江西、四川、云南。
原产地
澳大利亚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2~1.4mm,身体与头部均为褐色有绿色或者蓝色的金属光泽,颊圆形较大。口器边缘由浅棕色到黄色。触角梗节长度为柄节的一半,有三个索节和三个棒节。前胸背板较短,中胸盾片无中线,侧缘具2~3根短细刚毛,小盾片有亚中沟和亚侧线。间节无中线或侧隆线。前足基节黄色,中足和后足与全身颜色一致。腿节和跗节黄色。腹部较短为卵圆形,肛下板延伸至腹部的一半,翅色透明,翅脉浅棕色。幼虫为蛆状,乳白色,半透明无足。
入侵危害
幼虫在桉树的叶中脉、叶柄及嫩枝等部分形成虫瘿,导致树叶、嫩枝发生形变,阻碍延缓桉树的正常生长发育。严重可带来再生林、新植林无法成材或者导致整片树叶枯萎凋零,枝干遍布虫瘿而畸形。
控制方法
桉树枝瘿姬小蜂主要是在树叶与嫩枝上产生虫瘿而进行危害,且寄主种类范围广,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因而一般使用的化学防治方法难以彻底消灭,一旦入侵一个新区域,扩散蔓延速度极快。①作为一种入侵昆虫,桉树枝瘿姬小蜂在本土环境中天敌十分稀少,国外科学家对其原产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后,发现有长尾啮小蜂属(Aprostocetus)、大痣小蜂属(Megastigmus)和胯姬小蜂属(Quadrastichus)三个属的天敌小蜂,其幼虫以桉树枝瘿姬小蜂虫瘿中的幼虫为天然食物。但这三个属的天敌同样属于外来物种,引进可能存在一定的适生性困难,且需要对本土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进行较为全面的风险评估。②国内科学家对于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天敌也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发现。李德伟等(2010)在广西发现寄生于桉树枝瘿姬小蜂的长尾啮小蜂属的一种寄生性小蜂,但没有对其防治能力的深入研究同。梁一萍等(2010)发现了冠猫跳蛛(Carrhotus coronatus)、斜纹猫蛛(Oxyopessertatus)和圆蛛属某种(Cyrtarachnesp.)三种本土捕食性天敌。有关桉树枝瘿姬小蜂的防治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云南省林业外来物种调查与研究”项目:项目编号KJZXSA2018017(正在实施,负责人:季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物安全与遗传资源管理项目”.
[2]汤行昊.桉树枝瘿姬小蜂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防治试验[D].福建农林大学,2013.3] Mendel Z, Protasov A, Fisher N, Salle JA. Taxonomy and biology oiLeptocybe invasa gen. & sp. n. ( Hymenoptera: Eulophidae ) , an invasive gall inducer on Eucalyptus [J].Australian Journal of Entomology, 2004, 43 ( 2 ) .
[4]薛梅朵.桉树枝瘿姬小蜂危害现状及防治对策[J].绿色科技,2018(19):203-205.
[5]黄锐.桉树枝瘿姬小蜂种群动态与分布型研究[D].海南大学,2013.
[6]李德伟,吴耀军,蒋学建,常明山,黄华艳,秦元丽.寄生于桉树枝瘿姬小蜂的一种长尾啮小蜂[J].林业科技开发,2010,24(04):52-54.
[7]梁一萍,郑礼飞,李奕震,温秀军,李吉跃.校树枝瘦姬小蜂中国本地自然天敌调查与捕食性天敌的捕食观察[J].广东林业科技,2010,26(05):1-5.
[8]肖银波,宋祖文,曾全,顾剑涛,周建华,贾玉珍,杨远亮,杨双昱.桉树枝瘿姬小蜂生物学特性研究[J].四川林业科2018,39(04):102-105.
规范学名
Leptocybe inva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