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heilognathus macropterus ( Bleeker)

数据源序号
IAP-325
中文纲名
辐鳍鱼纲
中文目名
鲤形目
中文科名
鲤科
中文属名
鱊属
中文名
大鳍鱊
别名
糠片鱼
拉丁名
Acheilognathus macropterus ( Bleeker)
入侵等级
4级
云南省分布
水系:滇池;县域:官渡区、呈贡、晋宁。
国内分布
广泛分布于黑龙江到珠江、海南岛各个水系。
原产地
中国、朝鲜、越南北部、俄罗斯等地
形态特征
体侧扁,近卵圆形,成体较高,幼体较低。头小,吻短。眼中大,眼间隔稍圆凸。口小,亚下位,口角具1短须。下咽齿侧扁,齿冠侧面具锯状缺刻,端部呈钩状。背鳍和臀鳍最后不分枝鳍条骨化成硬刺。体被圆鳞,侧线完全。体呈银灰色,肩区有1小黑斑,其后间隔3~4个鳞片处亦有1小黑斑,体侧后部沿中轴具1黑色纵带。背鳍与臀鳍均有2条白色斜纹;臀鳍边缘白色。雄鱼鳍色较显著,雌鱼色较浅。生殖季节雄鱼的吻端和眼眶上缘具白色珠星,尾柄具蓝色纵带,各鳍带红色。
生活习性
底层鱼类,喜栖于水草丛中,草食性,主要摄食丝状藻、硅藻等藻类和苦草、轮叶黑藻等湖泊维管束植物,也摄食少量摄食枝角类和双翅目幼虫等。1龄达性成熟,繁殖季节为4~6月。卵呈橘黄色,椭圆形,产于河蚌的外套腔中,受精卵依附于蚌鳃上发育。
入侵危害
大鳍鱊对水生植物的取食可能破坏水生生态系统景观,引起生态风险。
控制方法
主要作为养殖鱼类,注意防止逃逸扩散。
参考文献
[1]褚新洛,陈银瑞.云南鱼类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2]张春光,赵亚辉,等.中国内陆鱼类物种与分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鱼类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4]倪勇,伍汉霖.江苏鱼类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5]王虹扬,黄沈发,何春光,等.中国湿地生态系统的外来入侵种研究[J].湿地科学,2006.4(1):7-12.
规范学名
Acheilognathus macropter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