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clachaena xanthiifolia

物种编号
ARS-21
类别
被子植物
中文名
假苍耳
学名
Iva xanthifolia
中文科名
菊科
中文属名
假苍耳属
生存状态
归化/入侵
生存时间
一年生
生活型
草本
原产国家或地区
北美洲
引入省份
  • 吉林
  • 山东
  • 辽宁
  • 黑龙江
形态特征
株高可达2米,多分枝,粗壮,绿色或紫色,具明显纵条纹,叶片大部分对生,顶部的少数叶片互生;单叶,长卵圆形、阔卵形至心胜形;叶脉在背面隆起,叶缘有重锯齿;头状花序排成圆锥花序状,花序枝顶生及腋生,每个头状花序下垂,覆瓦状排列,叶质,椭圆状菱形,花单性,同一头状花序上既有雌花也有雄花,全部为管状花,着生在圆锥形的花序托上;雌花位于花序盘边缘,在雌花与总苞片之间有一大型船形鳞片包围雌花,鳞片边缘有睫毛;花柱较短,柱头二裂,子房倒卵形,雄花位于花序盘中央,数目较多,花粉粒圆球形,痩果黑褐色至灰黄褐色,倒卵形,8-10月开花结果。
入侵方式和传播途径
/
入侵等级
3
入侵危害
假苍耳适应性、长势、竞争力、繁殖力等均较强,无论是在贫瘠的公路两侧,还是在营养丰富的粪堆旁,均能生长。假苍耳生长过程中易排斥其他植物,形成单一群落,改变当地原有植物种类和群落类型,危害较大。假苍耳在田间与作物竞争水分、光照、矿质营养及生存空间,并阻碍农事活动的开展。
控制方法
人工及机械防除:对于零星生长的假苍耳,可在苗期进行拔除;对于生长迅速、根系庞大的成片假苍耳,应进行机械割除,且应贴地低割,不留高茬,以防新枝再发。人工防除,均宜在植物开花前进行,使其不能开花结籽。
化学防除:草甘膦、氟磺胺草醚加生物助剂,对4-6叶期的假苍耳防除效果较好。
国内分布

国内分布信息

命名人
Nutt.
规范学名参考来源

Index Seminum (FRT, Francofurtensi) 1836: [1, 4]. 1836.